三、国税机关汇算清缴管理职责 作为汇算清缴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服务者,各级国税机关应按照真实、全面、规范的要求,加强汇缴管理,做到汇缴全面、资料齐全、程序规范、数据准确、审核细致,切实提高汇缴质量和效率。 (一)汇算清缴管理的组织部署 汇算清缴管理工作由各级国税机关负责企业所得税日常管理的部门组织实施,内部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汇缴管理工作。 1、成立汇算清缴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和督导本地区的汇缴工作。 2、制定汇算清缴工作方案,明确汇算清缴的目标、工作重点、工作原则、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 3、整理日常管理台账,补齐相关资料。 (二)汇算清缴纳税服务 为确保汇算清缴质量,在汇算清缴开始之前和汇算清缴期间,各级税务机关应积极主动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服务。 1、大力加强汇缴宣传。要充分发挥办税服务厅的作用,采取发放明白纸、宣传栏、网上讲解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汇算清缴范围、时间要求、应报送的资料及其他应注意事项,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和办税能力。 2、积极开展政策培训和纳税辅导。一方面要开展企业所得税法、年度纳税申报表、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差异、新税收政策的培训和辅导,尤其要对新办企业、享受过渡性优惠政策企业、新税法规定符合优惠条件企业、改组改制企业、汇总或合并纳税等特殊性企业实施重点辅导,确保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做好年度电子申报系统的培训,使企业熟悉操作流程和方法,减少冗余数据,提高申报效率。 3、及时为纳税人准备好汇算清缴需要的表、证、单、书等。 (三)审批和备案管理 1、税收优惠审批项目。纳税人应按规定要求报送有关资料。对申请税收优惠项目审批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国税机关应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其应补正的全部内容。对需要进行实地核实的,应按规定派2名或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核实。上级国税机关对实地核查工作量大、耗时长的,可委托企业所在地区县级国税机关具体组织实施。 各级国税机关应提高工作效率,按规定时限完成审批工作:对县(市、区)局负责审批的,应在20个工作日做出决定;对市局负责审批的,应在30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对省局负责审批的,应在60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做出决定的,经本级国税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纳税人。 2、事前备案项目。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相关备案资料后,主管国税机关应对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进行符合性审核,在受理纳税人减免税备案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备案工作,并告知纳税人执行。 3、事后备案项目。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将相关资料报主管国税机关备案。主管国税机关受理企业备案后,应做好备案台账的管理。 4、企业所得税审核、审批和备案工作国家有特殊时限规定要求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申报资料审核 1、主管国税机关接到企业的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有关资料后,应审核其申报表种类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如未按规定报齐有关附表、文件等资料的,应责令限期补齐;对项目填报不完整或错填的,应退回并责令限期补正。 2、重点审核的内容: (1)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有关申报资料的逻辑关系是否相符。主要包括:财务报表中“利润总额”与年度申报表主表“利润总额”是否一致;年度申报表主表中具有勾稽关系的数据是否相符;年度申报表附表中具有勾稽关系的数据是否相符;年度申报表主、附表间具有勾稽关系的数据是否相符。 (2)是否按规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结转以后年度待弥补的亏损额。 (3)是否符合税收优惠条件,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税收优惠项目的审批和备案。 (4)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是否真实,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税前扣除项目审批、备案手续。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其分支机构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是否由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证明。 (5)纳税人有无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完税凭证,完税凭证上填列的预缴数额是否真实。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及其所属分支机构预缴的税款是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中分配的数额一致。 (6)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和其他各税种之间的有关数据是否相符、逻辑关系是否吻合。 (7)对采取电子申报方式进行汇算清缴申报的,应对申报数据进行审核,对数据填写错误,表间、表表勾稽关系不符合逻辑的,应通过留言板告知纳税人报表存在的具体错误及处理方法,并要求纳税人修改数据后重新进行纳税申报。对申报数据审核无误后,再导入CTAIS系统,以确保申报数据的质量。 (五)税款入库和抵、退税款 对于在纳税年度内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少于应缴所得税税款的,主管国税机关应在企业进行年度所得税申报时开具税收缴款书,补缴企业所得税税款;对于预缴税款超过应缴税款的,主管国税机关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退税,或者经纳税人同意后抵缴其下一年度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 (六)汇算清缴协同管理 各级国税机关应做好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和合并纳税企业汇算清缴的协同管理。 1、总机构和汇缴企业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在对企业的汇总或合并纳税申报资料审核时,发现其分支机构或成员企业申报内容有疑点需进一步核实的,应向其分支机构或成员企业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发出有关税务事项协查函;该分支机构或成员企业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应在要求的时限内就协查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核查结果及时反馈总机构或汇缴企业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 2、总机构和汇缴企业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收到分支机构或成员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反馈的核查结果后,应对总机构和汇缴企业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额作相应调整。 四、汇算清缴数据汇总及总结 各市国税机关应在6月30日前完成汇算清缴的数据审核汇总和资料归档工作,并按时向省局上报工作总结。 (一)汇算清缴数据汇总 各级主管国税机关应逐级汇总年度汇算清缴数据,并对汇总数据进行审核分析,确保汇缴数据质量。 1、加强对企业数据的逻辑性审核,根据申报表表间逻辑审核公式,重点审核企业基础信息、主附表之间数据之间勾稽关系,提高基础数据资料准确性。 2、加强对汇总表指标数据的分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查找数据指标存在偏差的原因,进行数据修改。 3、加强对分经济、分行业、分优惠类型的指标数据分析,着重分析重点税源企业、行业税收负担率、税收贡献率、亏损率、零低申报率、所得税预缴率等指标。 (二)汇算清缴工作总结主要内容 1.汇算清缴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税务登记户数、 应参加汇算清缴企业户数、实际参加汇算清缴企业户数、未参加汇算清缴企业户数及其原因、就地纳税的查账征收企业户数、核定征收企业户数;就地纳税查账征收企业的盈利户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减免所得税额、实际缴纳所得税额、亏损企业户数、亏损营业收入、亏损金额等内容;核率征收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减免所得税额、实际缴纳所得税额。 2.主要指标分析和说明。主要分析汇算清缴面、所得税预缴率、税收负担率、企业亏损面等指标,以及省局要求分析说明的其他指标。 3.企业所得税税源结构分布情况。根据盈利企业户数、实际参加汇缴户数分析盈利面变化情况,以及盈利和亏损企业的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总额、亏损总额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原因等。 4.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减变化因素分析。包括预缴税款、上年度汇算清缴补(退)税、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征管因素及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变化情况等。 5. 汇算清缴工作的主要做法。包括组织领导、宣传培训、涉税事项审核审批、申报表审核分析、汇缴考核等情况。 6.企业所得税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三)汇缴资料归档 汇算清缴工作结束后,主管国税机关应按照一户式管理的要求,将所辖企业年度申报资料整理归档。各级国税机关应对当年度汇总数据资料进行数据备份,并指定专人专机进行保存归档,以保证汇缴数据资料的完整、连续、安全。 五、汇算清缴工作的后续管理 (一)加强台帐管理。一要建立跨年度事项台账。汇算清缴结束后,主管国税机关对企业首次发生的跨年度事项建立台账,主要包括递延收入、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应付职工福利费、应付职工教育经费、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专用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弥补亏损等;二要对跨年度事项台账及时维护。在对企业日常管理或在质疑约谈、纳税评估、稽查发现其申报的跨年度事项数据有差异或不符合规定,且已按要求做了更正或接受处理的,主管国税机关应及时调整台账的数据,并告知企业;三是将企业申报的数据与税务台账及时进行比对、审核,做到数据准确无误。 (二)加强资产损失和税收优惠核查。汇算清缴结束后,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企业年度申报的资产损失和税收优惠项目进行全面核查,重点核实其真实性与合法性,对虚报损失或税收优惠项目不符合规定的,应依法处理。 (三)加强数据分析。要充分利用汇算清缴数据和征管信息集中的优势,依托税收分析预警系统和纳税评估系统,加强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有关数据分析比对,找出管理漏洞,提高征管水平。 (四)汇算清缴考核 汇算清缴工作结束后,各级国税机关应根据汇缴工作开展情况、数据差错率、数据指标、数据审核以及汇缴报告等情况,进行目标考核管理,对本地区汇算清缴工作组织开展情况和汇缴工作质量等进行讲评、通报和表彰。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