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税务师将亡

来源:朱光磊 作者:朱光磊 人气: 时间:2016-08-23
摘要:王骏发了一个帖子,叫 税务师面临最大的生存危机 ,是因为 税总函(2016)407号 文又取消了税务师的法定鉴证业务。其实不但税务师,整个财税中介行业早已山雨欲来风满楼,感受到丝丝寒意。 如果非要找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我最大的特点就是既是税务服务的提

  王骏发了一个帖子,叫税务师面临最大的生存危机,是因为税总函(2016)407号文又取消了税务师的法定鉴证业务。其实不但税务师,整个财税中介行业早已山雨欲来风满楼,感受到丝丝寒意。

  如果非要找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我最大的特点就是既是税务服务的提供方,还是税务服务的需求方,这种类似于双手互搏式的玩法让我可以比较清楚的看清税务服务提供方需要提高的地方。

  解决中国的税务问题主要靠三种核心手段,第一,关系协调;第二,修饰业务,第三,商业模式转换。早期税务中介成长与壮大基本靠关系协调,但我们知道现在关系协调已经越来越难,主要跟大环境相关,大家的风险意识都已经提高,提高到不再把关系协调作为一种主要手段,当然关系协调手段在一定时期内还会长期存在,国外也不能避免,无非是通过阳光下的协调手段还是灰暗的协调手段。

  第二,修饰业务,其实修饰业务一直存在,税务朋友不要马上感觉抓住了把柄,大家也不要大惊小怪,修饰业务的成分与比例并不相同。有些修饰业务某种意义上属于女人的淡妆,算美化。有些算整容,整容又分小整和大整。当然还有一些属于易容,易容这个肯定是完完全全的做假。税务滥用解释权与纳税人修饰业务是永恒的税务实践的主线。税务师把这种业务修饰的能力叫税务风险管理,主要通过管理合同、票据来让税务结果产生最符合税务政策的结果。当然一些税务师从美容师到整容医生再到易容高手,这是一个技术发展变化的过程。其实易容高手难得一见,他们的短缺程度比知名稽查还稀缺,所以税务不要慌张,高手都是单个的个性化产品,不是批量产品,属于艺术品。

  第三,商业模式转换。理论上转换商业模式没有税务风险,但实际上如果商业模式转换被认定为以税务为主要目的还是有税务风险,特别是关联企业之间。只是商业模式转換不会涉及偷税与罚款,但是补些滞纳金还是极可能的。

  因而我们总结了一下,在中国解决税务问题的核心手段都是有风险的,没有无风险的手段。只是第一与第二类极端情况还会涉及刑事责任,第三类相对低些。但是实质上商业模式的创新非常困难,本质上业务创新属于优秀或者卓越企业的专利,平庸公司不具有商业创新的能力。即使在创新公司中由税务发起的商业模式创新也比较少,业务版块发起的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流。区别是,作为一个游走于房地产行业税务实践中的特殊身份,我可以以税务的视角发现一些创新公司的创新活动带来奇特的税务后果,可能这些业务本身的发起之源不是税务目的,但是由于我的税务视角发现并固化了它的创新模式并且在税务实践领域可以运用。最典型如合同项下的权利转让,委托关系下的所得税处理、金融工具的税务问题等。这些所谓的商业模式创新是以千亿级的业务量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筛选与识别并且固化,其实这些创新的火花之源来自于房地产这个行业,而且多数不是房地产行业税务,只是我们以税务视角发现并且收集了它们。然后它们才成为房地产税务的商业模型转换之源。从无税务目的的产生一个创新模式到最终作为税务工具这个转让率是非常低下与困难的,所以实际上商业模式创新几乎只是成为了一种传说,没有一个千亿级量的积累是不可能实现的。

  由此我们实际上税务服务的提供方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问题的都是带有风险的,而且可能是越有效的风险越高,其实许多研究对于最后解决问题毫无用处,例如,我最近读了增值税制比较与企业所得税制比较,从全世界的角度来思考,我们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别的国家都是有答案与参考答案的,但是了解了全世界却并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因为这在中国是一个空白,也不会有一个税务官员会根据外国的税制来处理中国的税收实践。政策的研究是否有意义?答案肯定是有的。所有的税务实践派都要研究政策,就象外科医生都要研究人体结构,但是一个卓越的外科医生并不是理论研究最深的人,而是手最稳的人,保证没有一毫米的偏差,这就是对外科医生的要求。税务实践也是如此,最后PK的是那一毫米偏差的掌握,这是对结果的追求。政策研究最大的帮助,就是可以预判下未来的走势,也许未来永远不会发生,但是也可能发生。以此为职业的人在这种预判中可以获得成就感。

  再报告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税务师解决问题的核心手段是三个,但是贩卖一些小道消息是一部分税务师提供服务的重要内容,现在这个市场也被严重的挤压。由于大环境的原因,税务局已经不是一些税务技术官员终身的职业选择,于是今年相当一部分的税务官员选择了下海,从处级到科员不等。他们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税务政策水平,但是更大的冲击可能不是政策本身,而是税务的小口径与征管的手法得以在企业得到普及,税务的后台处理方法对于企业不再神秘,而一些税务师缺少了狐假虎威的道具。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贩卖小道消息与解读政策是税务师的主要生存之道,但是在2016年,这些基本被严重挤压,税务师的生存空间被突然挤压到非常狭窄的空间,即辛苦费与偶尔的关系协调型业务,真是到了直面行业生存危机的时刻,行业也面临着转型与升级。

  真的只能坐以待毙吗?也不是。税务的规模化效应一直不显著,是因为规模化并不是人多,一百个没有做过并购经验的人,在并购这种领域就不是规模。一个做过三百例并购的人,虽然是一个人,但是他就是规模,一个做过三百例,再加上一个做过二百例的人,两个人就是规模效应。为什么没有规模效应,是因为一旦做了百例以上脾气难免见长,个性非常难整合。所以税务一直没有大所出现,因为大家缺少牺牲自己成就团队的个性。

  王骏也许为我们试点了一种方式,就是松散的集合,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全国的范围内实现经验的共享。但是王骏的试点方式适用于培训却不适用于咨询,咨询经验的互换与共享是更高层面的合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与一定的信任度是难以实现的。

  税务实践走到今天,如果还没有一个滴滴打车式的模式,那么税务这个行业还是一个小行业,因为没有人可以有能力服务3000亿销售收入以上的业务量。所有的集团税务总也只能是抓大放中,救火式的开展工作,没办法深耕。目前出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苗头,就是大企业的税务人员在行业内平均素质已经好过中介。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结果,我十年前就问过一个问题,一个从来没有从事过房地产的人,却成了房地产的税务专家,房地产整个行业都是蠢材吗?但是这在十年前,却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时代在发展,联合已经成为被动的求生存的选择。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云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