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发[1993]144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涉外税务检查规程》的通知[全文废止]

来源:税 屋 作者:税 屋 人气: 时间:1993-12-22
摘要:提高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始终是改进和完善检查工作的中心环节。为了避免重复检查,各地要处理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与检查工作的关系。

  (二)企业所得税

  1.熟悉和掌握《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等规定、税收协定,优惠政策等。

  2.了解企业的行业、经济性质,确认是生产性企业,还是非生产性企业;是否属于先进技术型企业,或产品出口型企业,进而判定其所适用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

  3.了解税务机关对企业核发的纳税鉴定通知书(或纳税通知)以及与企业有关的往来文件。

  4.检查企业所得税季度、年度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税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查帐报告,确定企业申报纳税情况是否按税法和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申报纳税,应缴税款与已缴税款是否相符,对违章的,是否按税法规定进行了处罚。

  5.结合对流转税的检查,确定企业经营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帐户是否正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收入情况。

  6.材料的检查

  A.材料采购的检查

  (1)审查“材料采购”明细帐或有关材料明细帐,对照主要材料的购货发票,运单和材料报告单,核对材料期初、购进、结存使用等情况,对进货数量和金额,检查有无购料只记数量没记金额或只记金额没记数量,影响发出材料的成本;

  (2)检查进料成本中有无不合理开支;

  (3)检查购料数与实收数量是否一致;

  (4)结合检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表”,对照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帐,确认有无误计材料成本差异;

  (5)检查企业是否从关联公司采购材料,对从几个主要供应商采购的同一材料价格进行比较,确认有无存在价格转移、逃避税收问题。

  B.委托加工材料的检查

  (1)核实材料付出数量和加工收回材料数量;

  (2)检查“委托加工材料”明细帐结存数,确认有无红字或贷方余额,多计生产成本。

  C.材料发出的检查

  (1)检查“发出材料汇总表”和“领料单”,了解汇总表与领料单填写用途是否一致,有无将非生产用料汇入生产用料,同时检查生产用料数量是否正确;

  (2)企业发出主要材料若采用实际成本计算的,检查是否符合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等成本核算方法。

  D.检查剩料退库,对年末几天的“领料单”重点进行查核,检查年末投产情况和主要材料下料时间,凡影响年度成本的均应进行调整,避免将未投产的材料打入生产成本。

  E.检查下脚料缴库。全面审核“其他业务利润”帐户和营业外收入帐户,检查出售的下脚料有无成本,如无生产,应查明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F.检查销售材料,了解材料明细帐的贷方金额,确认是否将销售材料计入生产用料,并结合查核原始凭证,验证生产用料的数量。

  G.材料成本差异的检查

  (1)将“差异计算表”与“材料采购”明细帐“生产成本”明细帐、“委托加工材料”明细帐核对,并与“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帐对照,审查差异的计算及转入、转出是否正确;

  (2)检查差异分配表与发出材料汇总表,了解分配的去向和金额是否正确。

  H.低值易耗品的检查

  (1)全面检查低值易耗品明细帐所记录的物品单价,有否达到固定资产标准而低值易耗品核算的。

  (2)检查其摊销方法和金额是否正确。

  7.固定资产及折旧的检查

  A.固定资产:

  (1)检查固定资产明细帐借方增加额,对有采购、安装等费用支出的,要同时对照“在建工程”明细帐,了解有无将安装费等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直接记入生产成本。

  (2)检查“在建工程”明细帐的各项支出,同时检查有关凭证,了解有无不合理开支,特别要检查基建借款利息支出在基建期内列支情况,以及是否正确结转到固定资产中。

  (3)企业自制固定资产的,应检查“生产成本”明细帐的借方发生额,确认费用汇集是否正确。

  (4)检查“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盘点明细表”,确认其是否存在盘盈情况;同时检查盘盈的固定资产是否通过“营业外收入”进行处理。

  (5)检查固定资产更改支出,确认其是否作为大修理费用计入了生产成本;

  (6)检查企业是否从关联公司采购设备,对从几个主要供应商采购的同一设备价格进行比较,确认有无存在价格转移,逃避税收问题。

  B.折旧:

  (1)检查各类固定资产购建、使用的时间,掌握未使用、不需用,停用报废的状况,确定各类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方法和数量是否准确。

  (2)检查折旧计算是否正确,加速折旧是否经税务局批准;

  (3)检查本期固定资产增加或减少的折旧计提是否正确;

  (4)检查固定资产清理明细帐,了解清理收入的所有原始凭证,确认有无存在虚报损失,瞒报收入的情况;

  (5)检查转出的固定资产记帐凭证及“累计折旧”明细帐,确认其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和累计折旧是否正确。

  8.工资薪金的检查

  (1)检查董事会、劳动管理部门关于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等各项规定、制度和劳动工资合同,了解工资薪金中包含的范围;

  (2)检查企业是否任意扩大工资、薪金开支范围,是否对非本企业人员计发工资问题;全部企业员工的工资、薪金收入是否都在工资表上反映,是否将基建人员工资、薪金、计入成本、费用;

  (3)检查应付工资年末余额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9.场地使用权、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检查。

  A.检查无形资产取得的途径和金额是否正确合理;

  B.检查无形资产是否按规定的年限和金额进行摊销。

  10.开办费、递增投资损失、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检查

  A.检查“开办费”帐户,确认各项开支是否属于开办费范畴;开办费的摊销是否正确;

  B.检查“递延投资损失(收益)”帐户和“其他递延支出”帐户。确认借(贷)方发生额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同时检查摊销是否正确;

  C.检查“待摊费用”,确认待摊费用支出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是否按费用受益期摊销,有无存在借方红字或贷方余额;

  D.检查“预提费用”、结合检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帐户,检查“预提费用”帐户贷方余额是否符合权责发生制要求,着重检查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和外部加工费等支出,是否存在重复列支情况;有无预提费用只提不付情况;跨年度的预提费用是否合理,有无批报手续。

  11.生产成本的检查

  A.检查“领料单”、“生产成本”明细帐和“生产记录”,确认生产领用材料和产品是否一致,成本核算对象是否正确;

  B.检查退库材料(包括废料)作价是否合理;

  C.检查职工工资分配情况,有无将非生产工人工资直接计入生产成本;

  D.检查“材料盘点表”盘盈盘亏计算处理是否正确;

  E.检查“在产品盘点表”与“在产品成本计算单”,确认有无漏计或少计在产品数量的问题;

  F.对生产周期长的企业应检查年末领料单,确认是否有大批领料年末不作剩料退库处理的。

  12.销售税金、销售折扣与折让、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检查

  A.根据流转税的检查结果,对企业的销售税金进行相应调高或调低;

  B.检查销售折扣与折让的真实性、合理性;

  C.对采用计划成本的企业,检查销售成本结转情况,了解是否同时结转了产成品差异;对采用实际成本的企业,检查销售成本结转情况;

  D.检查销售佣金的合理、合法性;

  E.检查财务费用,了解是否将基建贷款竣工前的利息支出和资本性质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F.检查董事会费和顾问费的合理性;

  G.交际应酬费是否超过税法规定限额,有无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

  H.检查职工培训费和研究发展费,是否有属于购建固定资产的支出;

  I.检查差旅费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董事会规定;

  J.检查记帐汇率的确定是否符合会计制定的规定,有无存在随意变动情况;

  K.检查汇兑损益结转情况,每月终了是否将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和以外币结算的各项债权、债务帐户的月末余额按月末国家外汇牌价折合记帐本位币,折合金额与各该帐户记帐本位币帐面金额的差额是否通过“财务费用――汇兑损益”科目核算;

  L.检查筹建期间汇兑损益的帐务处理是否合理;

  M.检查货币兑换的处理是否正确;

  N.调剂外汇中买入或卖出的外汇收支处理是否正确;

  O.检查对外汇额度的处理是否正确;

  P.检查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支出情况,确认这些费用支出是否合理,是否支付给其关联公司,若是,检查是否按独立成交原则进行;同时,检查这些费用支出是否扣缴预提所得税。

  13.检查应收应付款了解有无坏帐损失,有无提存坏帐准备,若有,是否按批准比例计提;同时检查有无将收入不做销售处理挂往来帐,隐瞒收入的情况。

  14.营业外收支的检查

  (1)检查营业外收入项目是否正确,是否将“营业外收入”长期挂帐不作处理;

  (2)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检查营业外支出是否合理,是否将罚款、滞纳金等计算在营业外支出中。

  15.检查上年度累计结转差异额是否正确结转所属年度。

  16.检查外国企业是否在境内设立二个或二个以上分支机构,是否按税法规定合并申报,并确定各营业机构所适用的税收政策(税率、减免期等)。

  17.检查外商投资企业境外取得所得(包括分支机构所得)申报情况,正确计算抵免限额。检查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分支机构是否按税法规定汇总申报,并确定各分支机构所适用的税率减免优惠等。

  18.对亏损企业应注意检查其真实性,有无有意推迟获利年度的情况。

  19.检查弥补以前亏损计算是否正确。

  20.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之后,检查被查年度适用所得税税率是否正确。

  21.汇总上述检查结果,完成《企业所得税检查表》。

  (三)个人所得税

  1.熟悉和掌握

  个人所得税法及其有关规定、优惠政策、税收协定等;

  2.检查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通知及有关往来文件;

  3.检查企业扣缴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情况,各项内容是否完整、准确;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否按税法及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申报纳税;

  4.了解企业员工有关情况,包括工资结构、聘任期限、福利情况等;

  5.了解员工有无其它收入,包括特别发红、奖金(年、季、月)、境外酬金等;

  6.支付给临时雇员的工资、薪金是否按时、准确申报纳税;

  7.支付给董事的董事费,是否申报纳税;

  8.了解个人每年(或每月)工薪变动情况,检查是否及时调整申报纳税;

  9.通过对企业应付工资科目的检查,了解员工所有收入是否全部申报纳税;

  10.了解企业是否为其员工代缴个人所得税款,并在其企业费用中列支,若有,其员工在计算其个人所得税时,是否换算为含税所得申报纳税;

  11.各项费用及免税额的扣除是否正确;

  12.了解各外籍员工的国籍,确定是否正确执行税收协定;

  13.汇总上述检查结果。

  (四)房产税

  1.熟悉和掌握房产税的有关条例、规定和优惠政策;

  2.了解企业与所使用的房产关系,确定房产所有人、承典人、代管人、使用人;

  3.了解企业房产使用情况,确定是自用还是出租;

  4.了解掌握税务机关核发的有关纳税通知及与企业有关的往来文件;

  5.检查企业申报缴纳房产税的情况;

  6.检查企业固定资产帐户。

  (1)投资建设的房产是否按合同规定的价值及时入帐,记帐币种;

  (2)购入的房产是否拥有产权,若有,是否按购入价申报纳税;

  (3)自建的房产价值计算是否准确,房产使用前发生的利息,是否计入房产价值;

  (4)同房屋不可分割的附属设施如通讯、通水、通气管道、输电线路及电梯、卫生设施等是否计入房产价值;

  (5)捐赠的房产是否及时合理计价入帐;

  (6)对房产进行改造增加房产价值的,是否及时入帐;

  7.检查房产税的计征方法是否正确;

  8.检查减免税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9.汇总上述检查结果。

  (五)车船使用税

  1.熟悉和掌握车船使用税条例及其有关规定;

  2.了解确定企业实际拥有的车船的种类、数量、座位数、载重吨位、领用牌照的时间等;

  3.了解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通知及与企业有关的往来文件;

  4.检查企业车船使用税的纳税情况;

  5.检查企业固定资产帐户,确定企业申报数与帐面是否一致;

  6.检查减免税是否符合条例及其有关规定;

  7.检查车船使用税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核发了完税凭证标志;

  8.汇总上述检查结果。

  五、检查问题的汇总及处理

  (一)检查人员完成对企业或个人的检查之后,必须依据检查记录表,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分税种,按企业或个人)分别进行汇总、整理,完成《税务检查情况汇总表》;

  (二)根据所查问题,按照规定会签局内相关科股室后,报县或县以上税务局领导审批,并完成《税务查结审批表》;

  (三)向企业或个人发出税务初审意见书;

  (四)按照税务初审意见书所提的时间要求,及时收集企业或个人确认书,并对企业或个人所提的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完成《内部研究意见表》;

  (五)根据企业或个人确定的情况及内部分析、研究的意见,下达《税务检查处理决定书》;

  (六)年度检查工作(包括专项或全面检查)完成之后,应写出书面总结,编写偷税、漏税、避税案例,并完成《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检查情况汇总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流转税纳税情况汇总表》、《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汇总表》。

  六、帐目的调整

  为了改正企业财务差错,准确反映企业成本核算,保证财务核算资料与税收管理资料的一致性,防止企业明补暗退,各地税务机关在对企业检查处理之后,应根据检查调整的结果,要求企业对有关偷、漏税问题所涉及的会计帐目进行调整,调整原则如下:

  1.本年度的偷、漏税涉及的帐目,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调整本年度有关会计记录;

  2.上年度的偷、漏税涉及的帐目,可分别情况作以下调整:

  (1)在上年度会计报表、财务报表报编之前,直接调整上年度的会计记录;

  (2)在上年度会计报表、财务报表报编之后,直接通过财务成果帐户进行调整。

  3.以往年度的偷、漏税涉及的帐目,直接调整利润。

  七、归档上报

  为了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历史地、全面地掌握企业或个人的纳税情况,便于更好地进行税收征管和检查工作,主管税务机关,每次检查工作结束后,都要及时将有关资料整理归档,妥善保管。

  为了便于上级税务机关掌握税务检查情况,主管税务机关要将上年度开展税务检查的情况逐级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应在年度终了后十日内,将本地区上年度开展税务检查的情况汇总上报国家税务总局。

  八、复议问题

  对企业和个人不服税务机关的处理决定,而进行的税务行政复议,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规定,做好复议工作。

  九、其它问题

  各地可以根据本规程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补充制定各税种详细检查内容和程序,以适应检查工作的需要。

  有关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往来,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逃避纳税的审查调整内容和程序,除审查内容可比照本规程外,有关审查程序仍按1992年10月29日国税发[1992]242号关于贯彻<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实施办法>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办理。

本文章更多内容:<<上一页-1-2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云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