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优惠计算:项目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王亚明 人气: 时间:2014-04-10
摘要:在分项目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中,各项目所得的计算非常关键。所得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成本费用不可以剔除税前不得扣除的部分,因此所得不等于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从事前款规定的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

       在分项目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中,各项目所得的计算非常关键。所得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成本费用不可以剔除税前不得扣除的部分,因此所得不等于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从事前款规定的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的“所得”应该如何计算,是否该将纳税调整考虑进来?曾有一种意见认为,项目所得与应纳税所得额含义近似,“项目所得”应为“应纳税所得额”,项目所得口径不是“会计利润”,而应该是会计利润加减纳税调整后的结果。
  
  这种理解是否准确?事实上,有关“所得”的概念在企业所得税法中多次提及,其中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税优惠相关的是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该条提及,“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包括(一)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三)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五)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也对“所得”有解释,“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所称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基于此,各项所得实际上核算的是企业在各收入来源所产生的所得,实际上是所得分类的一种。各项所得实际上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
  
  虽然企业所得税法对所得的计算没有明确,但是可以从现行的税收规范性相关文件中得出结论。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第212号)第二条明确提及所得的计算公式,即“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应按以下方法计算: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第30号)第二条也明确,“企业实施CDM项目的所得,是指企业实施CDM项目取得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扣除上缴国家的部分,再扣除企业实施CDM项目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净所得。”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国家税务总局在2011年编写的《企业所得税工作规范》,在减征、免征所得管理部分,也提供了一些参考表格,主要是核算优惠项目所得,表格反映出来的所得就是收入减成本、税金和费用。综上所述,所得实际上就是收入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含税金)后的金额。

       最新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 
  
  根据以上分析,应纳税所得额是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主体而言,各种纳税调整实际上是站在申报的纳税人角度进行调整,而不能在计算各项目所得时就进行纳税调整。现行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的填表逻辑是首先计算出会计利润,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就是应纳税所得额。项目所得是基于各个项目核算,对于纳税人而言享受优惠的项目所得只是一个纳税调整项目,如果在计算项目所得就理解为纳税调整后的项目所得,最终在计算企业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将会出现一些永久性差异能够扣除。
  
  例如:某企业全年仅有一个项目,且是环保项目,可以享受免税,项目收入1000万元,项目成本600万元,期间费用200万元,其中福利费超标10万元,业务招待费超标30万元,全年发生罚款10万元。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0-600-200)+(10+30+10)-(1000-600-200)=50(万元)
  
  说明:第一项(1000-600-200)是会计利润,后面的(10+30+10)是年度申报表附表3的纳税调增;而最后的(1000-600-200)则是指项目优惠所形成的纳税调减。
  
  如果按照项目所得是纳税调整后的概念,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600-200)-[1000-600-(200-10-30-10)]+(10+30+10)=200-250+50
  
  =0,此处[1000-600-(200-10-30-10)]=250(万元)为项目所得,超过了会计利润(200万元)。企业必然还要在年度申报表对50万元的永久性差异再做一次调增,也即上述公式的(10+30+10)。最终对同一事项进行了两次纳税调整;另一结果是企业尽管发生了永久性差异,但却全额税前扣除了。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所得税法虽然没有直接阐述所得的计算公式,但是从现行申报表体系以及项目所得优惠文件已经足可以说明此处的所得就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成本费用不可以剔除税前不得扣除的部分。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云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

Baidu
map